“密码疑云”何时了—互联网泄密蔓延至银行
去年12月21日,CSDN网站数据库遭黑客入侵,600万用户注册邮箱和密码被泄露,一石激起互联网安全的“千层浪”;继而,天涯社区、新浪等众多知名网站数千万网友个人信息相继被泄露;像多诺米骨牌似的,当当、京东商城、支付宝也被卷入“泄密门”。如今,银行密码的外泄,是妖言惑众吗?
中国人一直保有“有钱存在银行是最安全的”的传统观念,网银陷入“泄密门”疑云,微博图文的直播,短时间内近万人的转发,挑战国人银行保障的观念。最近,网友微博,即时聊天工具的签名,纷纷改成,“今天,你改密码了吗?”成为2012热门新年问候语,正如一直以来2012灾难年的传说,令网民恐慌。那么,个人信息的透明化,公开化,隐私何在?保障何在?
不少网友在担忧自己账户安全的同时,也对银行密码外泄事件,提出质疑,银行怎么会把客户资料毫无加密的存档呢?几家银行声明中,也透露银行都会对密码进行加密技术和周密的安全防范措施,以确保为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。银行业内专家也指出,银行卡交易系统不可能存在明文密码。
同时,面对愈演愈烈的“泄密门”,工信部表示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,要求发生用户资料泄露的网站,妥善做好善后工作,尽快通过网站公告、电子邮件、电话、短信等方式向用户发出警示,提醒用户修改在本网站或其他网站使用的相同用户名和密码。目前,人人网、网易邮箱、新浪微博等已经紧急要求用户修改密码。
回顾以往,网络安全事故频发,层出不穷的密码泄露事件,让网民对互联网安全深表忧虑,不敢随便在网上泄露真实信息。除去黑客攻击等技术性问题,中国互联网用户安全意识淡薄也是网络安全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。例如,许多人都常使用名字、生日、驾驶证、护照号码或类似信息作为密码,更甚者为了好记,很多人在不同网站会用同样的用户名和密码,一旦一个网站的用户信息被泄露,等于其他网站的密码也“赤裸”在外了。